top of page

別讓「抄襲」毀了你的努力!

已更新:7月8日

🎓【學術誠信必修課】別讓「抄襲」毀了你的努力!


在數位學習時代,搜尋、分享、共筆已成為我們日常的學習方式。但你知道嗎?就算你只是「借用一段網路上的說明」、「改寫了朋友的筆記」、「忘了加上出處」,這些都有可能讓你不小心踩到抄襲的紅線

今天我們就來談談:「什麼是抄襲?如何避免抄襲?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」。


✅ 什麼是抄襲?

抄襲不只是「整段複製貼上」,還包括:

  • 🔹使用他人的想法卻沒標示出處

  • 🔹改寫句子但沒引用來源

  • 🔹使用同儕的共筆當作個人作業提交

  • 🔹從維基百科或部落格抄段落卻沒註明

  • 🔹以小組名義討論後,整份作業格式雷同


這些都違反了**學術誠信(Academic Integrity)**的原則。


📌 5個你該記住的「學術誠信原則」


1. 💬 直接引用 = 要加引號 + 出處

即使只是兩句話,只要原文照搬,就必須加上引號,並在文末或註腳標明來源。


2. 🌀 改寫內容 ≠ 自己的創作

改寫或換句話說,還是引用他人觀點,還是要標註來源


3. 🤝 合作討論 ≠ 作業可共享

可以討論思路,但每個人必須自行撰寫作業,若使用共筆、記錄,必須註明貢獻者


4. 🌐 網路資源也有版權

維基百科、字典網站、公司官網內容,都需要註明來源,即使是公開資訊。


5. ✨ 誠實寫出貢獻者

若你是與同儕學習圈合作,可在作業中註明:「感謝與 XXX、YYY 討論此主題,最終內容由本人獨立完成。」


⚠️ 常見誤解,你也中招了嗎?

❌ 誤解

✅ 正確觀念

「這只是學生作業,不用那麼正式吧?」

→ 學術誠信適用所有學習活動。

「我只是借用定義,字典不用註明吧?」

→ 字典內容一樣有版權,需要註明來源。

「我們有一起討論,所以可以交一樣的答案。」

→ 討論可以,但寫作必須獨立完成。

📝 結語:尊重知識,就是尊重自己


學術誠信不只是規則,它代表著我們對知識的尊重、對學習的負責。只要你願意多花一點心思引用、整理與表達,你

的每一份作品都會更加踏實、有價值。


🌟 記住:

寫出自己的觀點,標出他人的智慧。這才是成為真正學習者的起點!

需要簡易的引用格式範本、合作討論註明語句,或想設計學習圈共筆規範?歡迎留言或私訊,我會幫你準備好!📚💡

Kommentare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