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為什麼紛紛轉型?背後三大原因
- zoewang101
- 5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7天前
。
🔍 企業為什麼紛紛轉型?背後三大原因(結合 MD 解讀)

1️⃣ 競爭優勢的本質已經改變(🟠橙 vs. 🟡黃)
橙色驅動者在過去擅長靠目標、效率、業績取得優勢👉 但現在光靠成本與價格,已經很難贏
黃色驅動者則會問:「我們還有什麼創新價值?下個10年的願景是什麼?」
📌 橙色要績效,黃色要意義。若兩者不整合,轉型只會流於形式。
2️⃣ 團隊多在「被動防禦」而非「主動搶攻」(🔵藍 vs. 🔴紅)
藍色驅動者習慣等制度清楚、流程落定才願意行動
紅色驅動者則喜歡快、狠、準:「趕快做,邊走邊修!」
📌 如果轉型過程只靠紅色的人「硬推」,卻不給藍色「規則與穩定」,就會內耗、失速。
3️⃣ 「穩健代工模式」無法支撐未來(🟣紫 vs. 🟢綠)
紫色驅動者會感到焦慮:「這還是我們熟悉的公司嗎?」
綠色驅動者則需要理解:「我們之間的關係與合作方式會怎麼改?」
📌 轉型若忽略這兩色驅動,就會出現「文化失根」與「團隊離心」的風險。
🌈 所以,轉型其實是一場六色驅動的協奏曲
MD 驅動色 | 他們在意的轉型語言 | 組織若忽略會… |
🔴 紅色 | 決斷、速度、主導 | 決策混亂、行動卡住 |
🟠 橙色 | 目標、數字、成果 | KPI 沒落地、缺成效 |
🟡 黃色 | 願景、創新、學習 | 沒有方向感、動能不足 |
🔵 藍色 | 流程、規範、制度 | 混亂、責任不清、內部反彈 |
🟣 紫色 | 歸屬、歷史、儀式 | 因文化斷裂而失去認同感 |
🟢 綠色 | 關係、共識、團隊感 | 團隊合作崩解、轉型孤軍奮戰 |
🛠️ 如何讓這場轉型更有共鳴與共力?
讓橙色知道:轉型後的成果會怎麼被衡量?
讓藍色安心:有清楚的 SOP 與權責分工
讓黃色參與:願景設計會邀請他們共創
讓紅色前衝:但要搭配「授權」與「節奏感」
讓綠色放心:共創與溝通流程清楚
讓紫色沉澱:給他們說故事與延續的語言
🎯 結語:台灣企業要的不只是「轉型」,而是「共驅轉型」
策略與流程,決定你能不能轉。驅動與文化,決定你能不能「轉得動」。
現在的你,是哪一種驅動在發揮作用?你的團隊,又缺哪一種聲音沒有被聽見?
📌 下次你聽見「我們該不該轉型?」請別只從營收數據回答,而是一起問問:我們的內在驅動,是向前的嗎?
如果你正在規劃轉型共識營、內部變革提案或想了解 MD 驅動力診斷與應用,我們可協助設計:
✅ MD 驅動力掃描與團隊圖譜
✅ 六色驅動 × 策略轉型地圖
✅ 對應不同驅動色的溝通語言與行動計劃
📩 歡迎留言,讓你從「驅動人心」開始,真正啟動行動!
Line: coachzoeing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