📖轉型再成長:學習如何學習的力量
- zoewang101
- 17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📖 用書會記事|轉型再成長:學習如何學習的力量
🌟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,唯一不變的就是「變」。今天的【用書會】,我們聚焦在《轉型再成長》這本書,並透過 學習教練模型+OGSM,實際演練「學習如何學習」的過程。這不僅是一場讀書活動,更是一場集體實驗,把知識轉化為行動的旅程。





不同於一般讀書會,我們用一首 特別創作的主題曲 開場 🎵。
音樂帶動情感,提醒大家:轉型不僅是知識上的突破,更是一場心靈與生命的旅程。
這樣的儀式感,讓每個人一開始就進入「共學的節奏」。

🃏 亮點二:圖卡對話,找到自己在轉型的角色
我們邀請大家用一張圖卡來代表自己在「轉型再成長」中的位置。
有人選擇「小孩」圖像,象徵返璞歸真,保持學習的初心。
有人選擇「團隊」圖像,強調只有齊心協力,才能走得更遠。
也有人提到自己正在換產業,把這次參與視為人生的一次「再成長」機會。
這些分享,不只是暖身,更是一次「覺察練習」:把書中的概念,立即映照到自己的人生與職場。
🏠 學習教練模型:今天的學習架構
今天的核心工具,是 學習教練模型,它幫助我們把閱讀轉化為行動:
1️⃣ 見系統:快速掌握全貌,設立學習 OGSM。
2️⃣ 明知識:萃取概念與模型,對齊 Alignment 與 Calling。
3️⃣ 實操練:透過 WINS 行動模型,把知識化為具體行動,體驗 Fulfillment。
4️⃣ 重覆盤:在覆盤中回顧學習、優化策略,實踐 Excellence。


📊 亮點三:OGSM設計工作坊
今天的另一個重點,就是讓每位參與者 親自動手設計自己的 OGSM:
O(Objective 目標):我希望透過這本書達到什麼改變?
G(Goals 量化指標):如何知道自己真的在成長?
S(Strategies 策略):有哪些方法可以支持我?
M(Measures 衡量方式):我要如何追蹤進度、確保落實?
透過 OGSM,每個人不只是讀書,而是把這本書 連結到自己當下的角色、任務與生命階段。有人寫下「提升個人品牌力」、有人設定「支持團隊在轉型中找到共識」、也有人專注在「突破職涯轉換的不確定性」。
這一環節讓知識變得非常貼身,立即進入「行動化學習」。

🗣️ 亮點四:小組分享,知識變成有溫度的對話

在小組討論中,大家交換彼此的 OGSM 與學習體驗:
有人形容組織轉型時,決策與執行不同步,「執行者快溺水了」。
有人分享過往金融業的經驗: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」,轉型本身就是一種性格養成。
也有人說,轉型是回到「像孩子一樣」的狀態,重新打開眼睛,感受成長的力量。
這些故事,讓我們看到 OGSM 不只是理論,而是每個人活生生的生命藍圖。
🌍 從個人到組織:四個層次的成長
透過今天的共學,我們一起實踐了四個層次:
Calling(成就使命)
Alignment(活出實真)
Fulfillment(豐盛富足)
Excellence(傳承卓越)
這不僅是學習的方法,更是一條生命與組織的成長之路。
✨ 結語
今天的用書會不只是一次閱讀,而是一場 學習如何學習的行動演練。我們帶著主題曲的能量、圖卡的覺察、OGSM 的設計、小組的深度分享,走進《轉型再成長》,並透過 學習教練模型 把知識轉化為力量。
這只是九個月旅程的開始。未來,我們將持續共學、共創,讓「轉型」成為「再成長」的推動力。
👉 問題留給你:如果要為自己的「再成長」設計一份 OGSM,你會怎麼寫?
歡迎在留言區分享,讓我們一起在行動中學習,在學習中成長。

Comments